清明祭英烈 共铸奋进魂——三分公司桃李兰亭项目组织青年团员开展祭扫活动

来源: 浏览:12

 清明祭英烈 共铸奋进魂
三分公司桃李兰亭项目组织青年团员开展祭扫活动

清明节,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,也是追思英烈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好时机。为引导项目团员铭记历史,从英烈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,330日,三分公司桃李兰亭项目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任丘烈士陵园,开展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祭扫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香港六和合资料

启程·历史叩问

 “任丘首战牺牲的战士里,有对亲兄弟大家知道是谁吗?”项目经理谷会力的声音在任丘烈士陵园入口的松柏间响起。站在门边的团员张影抢答:“是白家兄弟!一个牺牲时18岁,另一个20岁!”在参加活动的前一夜,她专门查阅了陵园内烈士的有关资料,她还向讲到,根据记载白振虎烈士的遗物里,有一封未寄出的家书,信纸边缘依旧残留着暗褐色的血渍。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,在重温完烈士们的事迹后,青年团员们无不对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。大家深知烈士们背后的故事不只是对历史的记载,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,贡献青春力量的无形动力。

祭奠·时空对话

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,团员们低头默哀,这180秒仿佛让时光静止了,团员王天意盯着纪念碑裂缝里新抽的野草,想起刘文华烈士的生平,这位连长在牺牲前,用刺刀在冻土上刻下“回家”二字,此刻他脚下的这片土地,或许正埋着那些未寄出的家书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......”党员谷会力、宋亚飞举起右拳,铿锵有力地重温着入党誓词,铮铮誓言不仅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,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香港六和合资料

传承·精神铸模

纪念堂里,那些已经泛黄了的档案册,比想象中更厚。1943年的城门残片装在有机玻璃里,边缘发黑如炭。历史从来不是远去的背影,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密码,是暴雨冲刷后依然清晰的岩层,是钢筋森林里永不熄灭的萤火。归途的车上,团员们都在沉默着。他们明白,祭扫不是完成一项任务,而是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那些刻在碑文里的姓名,从此不再是冰冷的符号,而是深夜加班时窗台上多亮的一盏灯,是图纸会审时多校核的一组数据,更是新时代建设者骨血里的精神之钙。(田偌冰)

 

媒体聚焦

Media focus